江苏高邮滨湖生态长廊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打造绿色空间新样板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9:43 文章来源:网络  阅读量:17475   会员投稿
当前位置:一线聚焦 >> 资讯

江苏高邮滨湖生态长廊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打造绿色空间新样板

【高邮讯】2025年11月,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的“滨湖移步易景生态长廊”工程已全面进入收尾阶段,预计本月下旬将实现全面完工交付。作为“绿色江苏”战略部署下的重要生态修复项目,该工程自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,被认为是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转型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。


坚持系统治理路径 推动区域生态重塑

高邮地处里下河腹地,水网密布,自然资源禀赋丰富,但长期以来面临湿地退化、水体污染等生态压力。为有效改善这一状况,自2023年起,当地政府启动实施“滨湖移步易景生态长廊”项目,整体规划占地超过1200亩,涵盖湿地恢复、水质提升、绿道贯通、生态景观重构以及智能监测设施建设等多个板块。

项目总投资超过1.8亿元,在规划理念、建设技术与运维机制方面充分体现绿色发展导向,并采用分阶段、模块化建设方式稳步推进。2025年11月中旬,项目核心区已全面完成施工,湿地恢复率超过九成,生态绿道全线贯通,新增生态节点和鸟类栖息地近50处,区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,生态连通性明显增强。


对标规划愿景 夯实绿色发展基础

作为地方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布局的重要工程之一,该项目与国家“美丽中国”建设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、城乡绿色空间整合等政策导向高度契合。在功能布局上,该项目实现了生态修复、文化展示、科普教育与休闲体验的有机融合,已被江苏省列为“绿色发展标杆项目”予以重点支持。

据高邮市相关部门介绍,项目建成后,将有效提升城市滨湖片区生态承载力和人居环境品质,推动区域由“治理生态破坏”向“创造生态价值”升级。同时,也将为推动本地清洁产业布局、生态旅游发展与绿色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。


多元协作参与 构建全民共享新模式

值得关注的是,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吸纳生态机构、高校专家、公益组织及社区志愿力量参与规划评审、科普宣传与现场巡查,探索构建以“公众参与+科技支撑”为核心的生态共治新模式。通过设立“生态观测点”“绿色教育体验区”等机制,进一步拉近市民与自然之间的距离。

项目技术顾问团队指出,这种在生态修复项目中融入“治理即参与”“服务即教育”的理念,不仅提升了社会对绿色转型的认同感,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建设与运营的有效示范。


展望未来:从生态修复向绿色产业延伸

在实现生态空间重构的基础上,高邮市计划进一步围绕滨湖区域拓展绿色经济布局,拟设立环保科技研发平台、湿地研究基地及生态文旅融合区,推动生态修复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性产业升级跃迁。

据悉,项目后续将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统一运维,开展长效评估与公众反馈机制试点,以保障绿地可持续运营,形成生态价值持续释放的良性循环。


撰稿:高晨曦来源:江苏生态观察 | 综合扬州日报、项目建设办资料整理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一线聚焦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意见反馈 | 网站地图 | RSS订阅

邮箱:jokerdeyouxiang@sina.com

免责声明: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,仅代表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.

Copyright © 2016- 一线聚焦 All rights reserved.